便攜式超聲波探傷儀憑借其便攜性和高效性,廣泛應用于金屬材料檢測、焊縫評估、管道巡檢及復合材料分析等場景。針對不同場景,需通過調整探頭類型、頻率、增益、掃描模式等參數,優化檢測效果。
1.金屬材料內部缺陷檢測
針對厚金屬板或鑄件,選擇低頻(1-2.5MHz)直探頭,利用低頻超聲波穿透力強的特點檢測深部缺陷(如氣孔、夾雜)。對于薄金屬片(如鋁板),則選用高頻(5MHz)探頭以提高分辨率,識別淺表裂紋。增益初始設置以底波清晰可見為基準,掃描時采用直線或網格路徑,確保覆蓋全厚度范圍。
2.焊縫質量評估
焊縫檢測需使用斜探頭(如K2或K2.5),通過調整折射角覆蓋焊縫及熱影響區。采用鋸齒形或交叉掃描,速度控制在50-100mm/s,避免漏檢。設置閘門鎖定焊縫區域,結合DAC曲線(距離-幅度校正曲線)量化缺陷尺寸,確保符合標準(如ISO17637)。
3.管道巡檢與腐蝕監測
對于曲面管道,選用與管徑匹配的曲面楔塊,確保探頭與管壁緊密貼合。采用螺旋掃描方式,結合高頻探頭(5MHz)檢測壁厚變化及腐蝕坑。增益需根據管壁材質(如碳鋼、不銹鋼)調整,避免信號過載或衰減。
4.復合材料分層與脫粘檢測
復合材料(如碳纖維增強樹脂)因衰減大,需采用方波激勵模式增強信號幅度,同時選擇低頻探頭(0.5-1MHz)提高穿透力。掃描時采用慢速直線移動,結合B掃描成像功能,直觀顯示分層位置及范圍。